眾所皆知的,海洋是生命之源。
海洋覆蓋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積,它提供了我們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氣。海洋在氣候調節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還為人類提供了工作、藥品、景點、娛樂,以及整個人類蛋白質攝入量的20%。
每次看到廣袤的海洋,八爪都在想,海洋是如此的廣袤,而人類卻如此的渺小,我們真的能影響海洋嗎?
事實證明。
就在今年二月,《自然·生態學與進化論》雜志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從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采集的甲殼類動物脂肪組織內竟然取樣檢測出了很高濃度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氯聯苯(PCB)和多溴聯苯醚(PBDE)等。
很難想象,在遠離工業區、彼此間隔將近七千公里、深度超過萬米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如此高濃度的污染物。這表明,人類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了海洋環境,污染已能到達地球的最深處!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海洋污染作為十大環境問題之一,理應被大家正視!
也許有人會說,我久居內地,一輩子也許也不會看見一次大海,它污不污染的又和我有什么關系?
這個問題你問任何一個潛水員他們都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ずQ笥胨腥碩枷⑾⑾喙?
海洋垃圾污染
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天道好輪回”。
就拿日常所見的塑料垃圾來說,海洋被垃圾污染之后已經開始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
《自然》雜志近日發布的一篇科學報告指出,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不僅僅發生在魚體內,連我們日常吃的海鹽也未能幸免。
研究人員測試了八個國家生產的16種不同品牌的海鹽,他們將海鹽溶于水,從中測出了72個顆粒物。其中30個是塑料顆粒物、17個塑料殘留的涂料顆粒物以及4?;頁?,另外的21個顆粒物則成分不明。
海洋垃圾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復雜問題,佐治亞大學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海洋垃圾污染前20位的國家,19個來自發展中國家。沿海人口密度高、垃圾處理設備落后是這些發展中國家海洋垃圾排放量巨大的客觀因素,不過還有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發達國家產生的垃圾進行加工再制造。
根據我國海關統計,中國從海外進口的“洋垃圾”總量從2002年的246萬噸上升至2014年的超過800萬噸,這還不包括各種走私垃圾。
來自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張全球人均生產垃圾分布地圖顯示,人均垃圾生產量(單位:公斤/天)排名前五位的均為發達國家:新西蘭(3.68),愛爾蘭(3.58),挪威(2.8),瑞士(2.61),美國(2.58),而中國人均垃圾生產量基本維持在世界平均水平——1.2。
這些塑料微粒是人類制造出來的,除了在海洋中漂浮混入海鹽之外,也會通過富集作用最終聚集到人體。
舉個例子,磷蝦等微型海洋生物以浮游生物為食,而塑料微粒的大小近似于浮游生物,于是它們會被磷蝦等微型海洋生物誤食。這些海洋生物隨后又會被海魚吃掉,海魚最后可能會成為我們口中的美食。
另外,這種食物鏈式的富集作用也非常容易積累毒素,引發汞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值得大家警惕。
海水酸化
除了海洋塑料污染之外,還有不斷下降的海水pH值。海洋酸化并不是科學家之間的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變化。
科學家們定期對海洋酸度進行測量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而海洋pH值也從當時的8.11下降到了現在的8.06,這意味著在短短30年時間內海洋酸度增加了12%!
自工業革命開始至今,海洋酸度上升了26%。若假設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隨經濟增長而繼續增加,預計到2100年海洋酸度將增加170%。
擔心80年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聽起來可能沒必要,但研究表明一旦海洋酸度加大就無法快速的被恢復。
海洋酸化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碳酸離子的減少,這樣就使海洋中一些軟體生物,比如貝類、蚌類、牡蠣等,沒有足夠的原料來合成殼。等pH低到一定程度,它們的殼甚至會溶解,最終會導致軟體生物大范圍的死亡甚至滅絕!
另外海水酸化還給各種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壓力。
海洋生物體液的pH值將隨著海水pH值的降低而降低,這將破壞海洋生物細胞原有的組織滲透壓。那些酸堿平衡調節能力較低的低等海洋生物,如藻類、珊瑚、棘皮動物等,將面臨由于組織滲透壓改變而造成的細胞損傷或細胞破裂,進而導致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機能損傷甚至壞死。
從能量代謝角度來講,海洋生物為了適應由水體pH值降低而帶來的環境脅迫,必然會轉移部分用于其他生理過程的能量進行反饋補償性代謝,以盡量平衡體內外環境的酸堿度。
如果海洋生物們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它們正常的生理代謝過程,最終導致死亡!
八爪想起很早以前做的一則網絡調查
“面對海洋污染,我們能做什么?”
眾多網友轉發關注
討論極其熱烈
但最后卻不了了之
當時在微博上點贊高的回答是這樣的
除了憤怒,我們還能做什么呢?
想也是
如同石沉大海,除了憤怒,更多的是無措和無奈。
自然面前,人們越來越強大
環保面前,人類卻顯得渺小
關于海洋污染的文章和話題,不管看到幾次、談到幾次,都會讓八爪心痛不已。
從柏林到京都,從哥本哈根到巴黎,環保理念易行,協議落實舉步維艱。比起出爾反爾的爽約,敢于背負人類未來的命運,才是全世界的民心所向。
作為潛水員的我們在?;ずQ笊夏蘢齙牟喚鍪遣宦胰永?,還可以在每次下海帶出海洋污染物。但是更應該去做得,是讓身邊的人了解海洋污染,讓他們知道?;ずQ筧巳擻性?。同時告誡人們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減少食用瀕危海洋生物。
歷史終將證明,人人參與是最好的選擇。
世界環境日,?;ずQ蠡肪?,從我做起!
- 投稿:[email protected]
- 聯系人:小編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114"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114,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114,公牛vs公牛 www.irbrh.club。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